第二階段公告得獎名單

2月26日,經過一整天的評選,感謝各位參賽者不辭千里來到會場。
大亞綠集合「與河共生」計畫自9912月起跑,分為三大類招募各界有助於提昇河川保育意識之生態創意提案,收到來自各界許多創意構想,包括已經投入或針對未來雨水回收、河川保育、材料工具研發、創意實作、行動藝術裝置等各種方案與案例,從中看見臺灣社會中許多自發的力量、自主的行動,透過參賽者彼此的分享(第二類)達到相互交流與再提升的正向效益。參賽者也紛紛感受到這次活動所帶來無形的鼓舞,並希望往後能夠繼續舉辦相關活動。
茲先公告本屆大亞綠集合各類別得獎名單(依簡報序號排列),感謝所有參賽者對於河川環境的努力與貢獻!

類別1-尋找河川達人-與河共生的幕後推手

此次參與「河川達人」這一類選拔的參賽個人與團體,提案恰呈現出臺灣河川關懷可以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不同的組織出發;他們分別透過政策遊說與建議、白皮書的擬定介入政策,以學校教育基地內之師生社團從事河川守護社區服務,由河川週邊居民關懷生活環境投入河川巡守與淨溪,或是藉由團體結盟舉辦大眾公民參與的各種活動滾動與河共生的意識與行動。有如完成一齣戲劇所需要燈光、道具、導演、舞台設計等幕後人員,每一種角色都不可或缺,都具體的體現了幕後推手的精神與理念。
評審委員經過激烈的討論,對於上述各種不同工作類型的達人團體實在難以取捨;不斷地思考並辯論在2009年的八八風災及2010年的凡那比颱風災之後,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怎樣的策略與行動,以讓城市與河川重新接合,讓更多的民眾具有保護河川的意識、還給大地一個重要的水與綠環境?
由於活動辦法必須選出一位獲獎人,因此最後決議頒給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陳建志)鼓勵此參賽者長期以來以行動結盟的方式將觸角伸入各種對象與各個角落,同時與政策和市民對話,讓政府無法忽視關懷生態與河川之小市民們的聲音,讓河川關懷的種子四處萌芽。同時期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能於獲獎後將這些經驗與更多縣市分享,與更多其他團體互動,繼續做為一個邁向市民社會重要的市民團體。
河川特別貢獻獎:獎牌一面、獎金30萬元整
  •  陳建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代表人
類別2雨水回收-創意改造去你家 

第二類雨水回收創意改造方案參賽提案非常踴躍,從中看見許多個人或社區直接從身邊環境做起,以環保回收的材料、不斷試驗的精神,透過素人土法煉鋼的嘗試或是結合專業人士與器材,做出了各種各樣素樸或精緻的雨水回收設施,除了讓評審委員非常驚艷,也使得聆聽彼此簡報的所有參賽者,獲得了一個切磋、交流的美好下午。
參賽者與評審都有「其實自來水很便宜,但是城市保水從身邊小小的雨水回收做起很重要」此一共識,因此經過評選,特別鼓勵因應現場條件如斜屋頂或遮陽板等等建立之回收設施,以及具有擴散、示範公共能見度的案例;有些社區團體透過成員共同創造建立雨水回收站,則是讓城市保水從家園擴大到社區,朝向建構一個生態城市前進。
這次的創意改造方案徵選顯見民眾已經自發展開雨水回收與城市保水行動,後續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雨水回收的效益,包括雨水可以沖馬桶、灌溉盆栽、減少雨天逕流……等等概念,透過數據分析、經驗整理,讓更多人認識到雨水回收很簡單、有實質意義,讓更多人一起來創造小雨滴的中繼休憩站,為城市有限的排水系統減輕負擔,避免河川遇到暴雨來襲時氾流成患。也期待所有的參賽者能通過這次經驗交換,再度發展出更有創意的改造方案。

 城市保水獎:獎牌一面、獎金3萬元整

  • 馮鳳儀(晴園尚水)
  • 劉竹芳(樂活彈珠檯)
  • 陳煜婷(新店溪左岸 雨水生態花園大集合!)
  • 何承翰(溫州社區小野地頂棚雨水回收)
  • 劉麗蘭(雨水回收小尖兵)
  • 劉豐豪(都市空間的活水再利用)
  • 陳維穎(長坑國小引溪水屋頂灌溉法)
  • 楊國龍(希望工寮與阿望麵包窯)
  • 李旭登(自己可作(DIY)的家用型雨水回收系統)
  • 李政陽(讓雨水自動沖馬桶)
類別3與河共生創意提案競賽 

第三類競賽徵求任何對於「與河共生」有助益的創意提案,範疇、尺度與操作方式不拘,但要能發掘問題、提出創意方案。在這個徵選基礎之上,參賽的類型相當的多元,有些針對河川與日常生活之關係重構提出創意營造方案,有的希望深入河川踏查體驗,有的則以藝術形式戲劇化的表現河川水質問題,有的透過材料的研發同時改善景觀與雨水回收器材……等等,將許多不同的個人專業或團體技術以創意的提案內容,應用在河川環境改善、促進與河共生的工作上。
由於創意的形式五花八門,參賽者也都提出清楚的執行策略與操作方式,因此評審委員對於如何就分屬「地方行動」、「藝術創作」、「景觀改善實作」等等不同面向的提案評定獲獎名單深覺難免有遺珠之憾,經過討論再三才選出最終三件得獎提案計畫;期待這三個案例未來不僅有機會具體落實,也能與其他所有參賽者交流、互動,讓個人與社區的雨水回收裝置獲得新的創意材料,讓社區紮根行動有所參照,使公眾性與河共生場域成為環境教育的重要示範基地。
 與河共生創意獎:獎牌一面、獎金3萬元整
  • 廖漢威(水淨則河清-永和社大生態園區與新店溪永續共生創作計畫)
  • 胡立銘(綠梯)
  • 邱子容(寫給湳仔港土地公的明信片)
備註:有關類3之「執行獎金」因其中執行事項仍在討論階段,故將於本網站另行公告。
獎金及獎項頒發時間另行公告及通知。

綜合
所有三類的提案都讓人感受到各個角落公民行動的力量,這樣的競賽並不是一個評定優勝劣敗的競爭過程,而是讓更多的人彼此激盪、向外推廣各種「與河共生」的可能。
感謝所有參賽者對於「與河共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努力。獲獎名單之公布並非一個結束,而是你我繼續關注生活環境品質的另一個開始。謝謝大家,並請大家集結我們共同的力量,繼續邁向「綠生活」、「與河共生」

延伸閱讀:

本次大亞綠集合精彩的活動報導,可至GREEN WIRE 網站參閱
http://www.greeninside.com.tw/  及 facebook搜尋:GREEN INSIDE


活動照片: